阿里大撤退

2017年度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于近日开幕。相比众多同基调的大型活动,上海电影节对于文娱行业来说,最大的差异性或许是其商业风范。诸多文娱公司从他们大多数共同的基地北京来到这里,参与这场业界盛会,集中发布它们的年度计划和愿景规划。

因而,于此时,一场场盛大喧哗的新闻发布会和轻声温言的行业宴请,铺陈出这一时期的产业概貌;在此地,行业人士华盖交织、济济一堂,他们言论和设想中的担忧与向往,汇集成此时此刻的行业风向。

在众声纷呈的时刻,那些行业大佬的声音总是会吸引大多数人的注意。6月18日,阿里文娱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在一次产业高峰论坛上,阐述了阿里集团对影视行业的新认知以及新规划。

光线总裁王长田、华谊副总裁叶宁等人与众多媒体,一同参加了这次峰会。俞永福向他们讲明了阿里集团下一期对影视行业的规划,可以归集为两点:

第一,专注做基础设施的服务平台;

第二,会继续做少量内容、不以扩量为目标,不与内容方构成竞争关系。

可以预测,阿里影业此后会珍惜业绩,远离内容生产。

“未来内容产业将给BAT打工”距离于东说出这句惊人之语的2014年不过3年时间,“BAT”之一的阿里,已经声明将会从内容生产领域大步后撤。立于电影行业风尖浪头上的于东,对行业风向的观察,有着其他人难以企及的敏锐和预见性,自然让人信服。然而,从目前来看,他的这番话只说中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

阿里大撤退

在这3年的第一阶段,阿里集团开启影业大跃进,大步踏入影视业。

2014年,阿里发力电影行业。这年3月以 62.44 亿港元投资文化中国,占股59.32%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随后将其更名为阿里影业。阿里购入文化中国时,这家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周星驰、王家卫、陈可辛、柴智屏等影人20部的片约。

马云仅仅为这些尚在纸面上,连故事概念都不具备的、虚无缥缈的电影项目就肯豪掷60余亿。这在当时尚未经过资本洗礼的行业人士看来,有些难以置信。无论他们抱着何等心态围观这一事件,互联网资本投入能力还是震撼了他们。或许,于东那一番“打工”言论,就是对此事的有感而发。

当时,马云对于阿里影业的定位是要做一家不一样的电影公司,一家基于互联网的娱乐影视公司。此后,阿里影业在马云这一指引下,发足飞奔。

在公司新立加以整顿之后,阿里影业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的业务线,重新架构了公司的组织结构。2015年8月,阿里影业宣布调整公司业务,按照互联网公司的模式聚焦为四大板块:内容制作、互联网宣发、娱乐电商、国际业务。

虽然四个板块并置,但是阿里影业在内容生产方面建树不多。它更多地用力于互联网宣发、衍生品、线上售票、海外合作等领域。

这一不平衡的发展格局彰显了,阿里集团作为行业新丁的短板。互联网宣发、衍生品等领域,与阿里集团的传统业务大幅重合。更重要的是,在这些领域取得成绩所需的组织架构和企业理念,与互联网公司本就相通,完全可以延续阿里集团原有模式。

阿里大撤退

而且,通过淘宝网与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紧密合作的阿里集团,经营衍生品业务不过是对既有的中小型企业资源加以筛选与调配而已。还有,阿里这样量级的集团,在与国际影业的海外合作中一定更能够博取信任,也更有能力支付高昂的交易对价。阿里影业凭借这样优厚的资财,与国际大型公司签下大单应当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因而,它只需统合原有的业务团队,就可以组建新的专业团队。同时,阿里集团再大笔投入资金,购入优质资产,为新团队加持,迅速助其推进新业务。

相比之下,内容生产对他们来说则是一个陌生领域。在这个更为推崇个人才华与判断力的领域中,阿里原本熟知的理念和现有的人才构成,无以应对。虽然聘请了行业精英加盟,但是阿里本质上依然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不会因为少数影视业人士而发生脱胎换骨般的转变。

阿里影业在内容领域的先天不足到《摆渡人》上映时,暴露无遗。本片顶着王家卫的光环,由两大国民男神梁朝伟、金城武护持,依然在电影市场上的滔天巨浪里翻了船。影片豆瓣评分4.0,票房4.8亿。导演张嘉佳在上映前曾说过,本片票房需10亿才能回本。

与《摆渡人》票房一样让人不愿提及的,还有阿里影业的经营状况。

阿里大撤退

这过山车般的业绩起伏,只能说明阿里影业连自己能做什么都没想清楚。

2016年10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 CEO 张勇通过邮件宣布,正式启动筹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原 UC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永福,在担任了大文娱板块领导小组组长之后,顺理成章地接任了文娱集团董事长兼 CEO 的职位。同时,阿里巴巴还将筹集一个规模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的基金,投资文化娱乐产业。

这标志着在经历数年试错之后,阿里集团在影视业将开启新定位。

俞永福在峰会上阐发了自己对阿里集团在影视行业前景的思考:

“我们做内容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并不是要做一个生产内容最多的公司,我们是想通过这个去理解产业还存在哪些问题,问题就是机会,我们发现这个行业在基础设施方面非常缺失,这就是机会。”

在2016年11月,俞永福对上述基础设施的构想有着更为具体的阐述。这次更具全局性的表述,或许是对去年理路进一步深化和提炼。

去年,他在内部邮件中写到:建设“2+X”的业务矩阵实现板块内部的协同。“2”指大优酷事业群和新移动事业群,将其作为两个用户平台引擎,其余业务作为专业纵队,中后台拉通成中台矩阵,以此减少低层次重复建设,释放专业资源,更强力的支持前台业务发展。

阿里大撤退

很明显,他在这份邮件中使用的“用户”、“中后台”等用语更符合互联网公司日常的工作习惯。据此推测,此后阿里不会再在内容生产领域争胜,它将从这一领域大幅后撤,把资源与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平台建设上。由此,阿里将会重新做回互联网公司,做一个安静的平台,“让世界没有难做的生意”,结束这段闯入影视行业的梦游期。

然而,俞永福深思熟虑的反省并没有获得一致的赞同。与会的王长田当场回应说:“我相信永福有一天会收回自己的话,正如我今天要收回自己过去的话。”

所有国内公司都在极力效仿的迪士尼,或许可以证实王长田有些突兀而来的话语。迪士尼之所以成为今天的迪士尼,显然是因为它出品的一部部优质影片,而不是它构建遍及全球的电影发行和衍生品经营网络。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