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一张马化腾在微信朋友圈与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投资大佬朱啸虎展开“激烈”讨论的图片 引爆朋友圈。一向温文尔雅的马化腾居然怼人了!
1
朱啸虎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艾瑞数据的分析文章,内容指出ofo的活跃用户数、用户增速远远超过了摩拜,稳居行业第一,而朱啸虎评论到:和街头实际数数的感觉基本一致。
作为领投了ofoA轮融资方,朱啸虎当初投入了1000万元,如今第三方评论ofo成了行业第一,他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不过,领投了摩拜C、D以及最新一轮6亿融资的腾讯马化腾就坐不住了。他一改平时谦逊、低调的风格,随即回复:在微信支付看摩拜(的数据)要高一倍,并且把摩拜和ofo分别比喻成智能机和“小灵通”。
两人可谓ofo及摩拜的幕后大佬,就此展开了多达8、9轮的回复点评,实属业内罕见。
2
6月13日,来自重庆的悟空单车宣告倒闭,创始人雷厚义叹息:“赔进去300多万元,1000多辆单车也不见了踪影,真的就当做公益了!”
从今年1月至今勉强撑过半年的悟空单车,用雷厚义自己的话说,“败就败在供应链和融资上!”
他开始做悟空单车的时候,ofo与摩拜风头正劲,是共享单车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朋友劝他:“ofo与摩拜具有先发优势,后来者根本不可能存活!”但是,雷厚义选择了赌一把,赌一张进场的“门票”。
毫无疑问,他赌输了。在最后阶段,雷厚义还联系了ofo与摩拜,寻求收购,却遭到拒绝。换做是谁都明白,占据体量、资本、市场全方位优势的双雄根本不需要以并购的形式扩大影响力。
3
当然,在共享单车领域,除了ofo与摩拜,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等似乎过得也还好,甚至还时不时推出“黄金单车”、“七彩单车”等新品牌,但这种局面是暂时的,维持不了多久。
对比2012年兴起的“网约车”行业,就可以获悉一二。一开始,全国也有十数家网约车品牌,短时间内就变成了滴滴与快的的双雄争霸,再然后滴滴合并快的一家独大,接着还让来自硅谷的优步退出中国市场。
而滴滴所向披靡的武器,是资本,程维的滴滴获得了远比竞争对手更疯狂的资本投入!
共享单车同样如此,谁有更强的资本做后盾,谁就更有可能扩张,要不然ofo与摩拜如何能在短短2年不到的时间里,各自融资六七轮,集合中国各大投资机构与其余,总计融资数十亿美金呢?相比之下,其他共享单车品牌的融资少的可怜,想要在洗牌阶段逆势而上,难如登天——投入巨资的各路资本第一个不答应!
另一方面,环顾各大一线城市,重要路段都已经停满了共享单车,简直是车满为患,甚至都已经影响了交通。共享本身的意义是以较少的资源满足用户的短期需求,如果共享单车发展到人手一部单车或过剩,那就是资源浪费,名存实亡!
那些还幻想以“不同颜色”搅局的,无非与悟空单车一样带有赌的心理,简直可笑。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