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初的时候,菜鸟驿站和顺丰快递因为快递柜的事件发生了一次“撕逼”事件,顺丰一度告别了阿里巴巴,这一事件的发生让整个业界掀起了一整风波。
后来虽然国家邮政局让双方同时出面进行了协调,并在很短的事件内恢复了原来的快递模式,但是这场战场发生了之后,很明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客户成为各大巨头之间厮杀的牺牲品,在中国互联网时代发展迅速的当下, 这也将会是一个全新的具有意义的分水岭。
这场战争的发生,已经让互联网之间的商战到达了最高点,这是数据与数据之间的竞争。
关于数据的控制,也就是市场生态的控制。而数据与数据之间的争夺,就是行业话语权之间的争夺了。
事实上阿里巴巴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就在很多行业上演过类似这样的数据冲突了。这次冲突爆发,让更多的人看到了阿里巴巴对数据方面的野心满满。和对数据的极度渴望。
马云曾经说过:“其实阿里巴巴是一家数据公司,不论将来阿里巴巴会涉及到哪些行业,有什么新的定位,实质都是围绕数据来进行的”。但是话说回来,问题就是阿里巴巴获得数据的边际又在哪里呢?眼见着其他企业和广大用户之间的数据冲突越来越严重,阿里巴巴是否该重新定位,又该怎么做呢?
是战争还是和平?是这个时代是主题。
阿里巴巴和顺丰发生的这场战争,究竟是谁先掐断了数据的源头,又是谁引发了这场战局的爆发?
顺丰声明:是菜鸟那边想要掌握丰巢非淘宝系统之外的物流数据。
菜鸟声明:一直都是丰巢那边调取大量的数据,从来就没有要求过顺丰给数据。
两方声明截然不同,作为局外人,我们无法去证明,到底谁对谁错,到底谁撒了谎。但是对错其实不重要我,更何况,商业之间的风波永远都是那么复杂,非黑即白。
为什么阿里巴巴对数据这么重视
罗振宇曾经说过:数据是商业的基础设施,也是下一代生意的土壤。没有行业是不需要数据的,没有人能够逃脱数据之网。夸张点说的话,未来整个互联网电商界,都会从数据这个入口开始发展,所以阿里巴巴一直以来对数据这么重视也不是没根据的。
最近几年,马云在各大场合反复的强调数据的重要性,2017马云在中国国际大数据产品博览会上说过“大数据给制造业带来的冲击,将远远超过电子商务对零售的冲击。“
如今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数据运营者之一,它掌握了无数企业和用户的数据,甚至听到有人说,作为阿里巴巴员工必备的一个技能就是学会数据分析。
随着互联网时代逐渐发展,大数据、人口智能时代的发展,数据战争已经不可逆转
下一场战争,迟早都会到来的。而且,需要出来应战的不仅仅是阿里巴巴或者是其他互联网商家。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与这场战争息息相关。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